2020-12-07
1243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也是迈向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十年”的第一年。
未来十年,将是下一代青年上场,勇担责任的关键十年。如何开个好头?
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腾讯,用“中国青年对话未来”系列活动,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30天内,联动12家联合国机构,落地11场青年对话,收到1万多份青年行动提案。
在8月12日国际青年日,联合国驻华系统携手新华社“声在中国”、腾讯共同举办对话节目:《2020青年联议会》。此次对话是联合国驻华系统为实现联合国成立75周年全球对话倡议而开展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以开放论坛的形式,邀请六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国青年倡议人”发表线上演讲,旨在促进中国青年更广泛地参与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2000年首次设立纪念日以来,国际青年日一直致力于聆听青年人的发声、促进青年议题的讨论和支持青年行动,并呼吁将其纳入全球决策过程。于昨晚播出的对话节目聚焦今年国际青年日的主题“青年参与全球行动”,寻求和强调如何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实现年轻人的参与,以推动持久变革。
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国际青年日的视频致辞中说:“青年一代实现理想意味着,要大大提高对包容青年、青年参与、青年组织和青年倡议的投资。”
中国青年对话未来
联合国75周年(UN75)发起全球对话倡议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正值2019新冠病毒病不断颠覆着中国和世界各地青年人的生活。联合国75周年(UN75)全球对话倡议旨在就全球所面临的挑战展开世界上最大范围的对话,并促进更大程度的国际合作。
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要倾听所有人的声音,就需要更多青年受众的在线参与。就此行动,联合国驻华系统已经开展了包括#UN75一分钟调查问卷#以及“中国青年对话未来”等一系列工作。
自5月份启动以来,由12家联合国机构举办的“中国青年对话未来”系列活动与青年群体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讨论。在这些对话中,入选的青年代表通过设计应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与联合国代表、国内专家以及意见领袖开展互动,充分展现了青年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青年对话未来”系列活动涉及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包括有关青年创新和创业的辩论、关于全面性教育的诗歌比赛,以及针对减少食物浪费和探索食物可持续性的提案征集等。
参与系列活动的联合国机构包括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2020青年联议会》作为系列活动的收尾与高潮,展示出联合国驻华系统成功实现了与各领域的创新青年的对话,为他们提供了平台以分享在他们的视角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分享给数以百万计的青年人,希望能够鼓舞新一代的青年领袖们。
感谢参与活动的每一位青年以及昨晚陪伴在直播间的观众,错过直播的朋友也可以观看下方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倡议人及嘉宾的现场演讲。
我们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联合国代理驻华协调员兼首席代表-洪腾博士
2020年,联合国在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中迎来了成立75周年纪念。这场空前的全球卫生危机令经济社会遭受重创,年轻人的生活尤其深受影响。当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我们面临的全球挑战。
2020年也是承诺赋能的关键一年,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蓝图,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仅剩十年,在这一“行动十年”中,动员青年群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所说:“实现这一代人的潜力意味着,要大大提高对包容青年、青年参与、青年组织和青年倡议的投资”。
我们这代人会将手中的世界托付给你们这一代。如果你关心这个世界,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请今天就行动起来吧。
希望你们手中的未来
变得更加超乎想象
腾讯网副总编辑、首席主持人:陈晓楠
作为曾经的青年,我们深知成长意味着什么。那是学着和世界,握手言和的艰难谈判。也是不断与自己交锋,确认自我价值的磅礴战场。
怀揣着骄傲,却不免走得跌跌撞撞。但时间不会将我们击垮,相信你们也一样。
我们期待你们加入我们,时代等待你们的亮相。我们赞颂青春,如同赞颂破土新芽回暖初阳,如同赞颂新兴的希望。
希望你们手中的未来,变得更加地超乎想象。好奇与勇气,是打开这个世界的钥匙。宽容与共识,将消弥前行路上的滞塞。
不被浪潮裹挟,坚定倾听内心的音浪。走吧年轻的人们,向着漫天银河,带着你们最好的模样。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走吧,上场!
每个人的每个动作都有意义
倡议人:QQ音乐特别推荐 硬糖少女303成员 - 希林娜依·高
今年参加《创造营2020》之后,我和硬糖少女303的伙伴们一同出道,成为了偶像。关注我的人比原来多了,这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的声音可以和我的音乐一起传得更远,接触到更多年轻人。借这个转变,我希望能帮助保护地球的议题,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会用轻松、调侃的态度去聊气候变化问题。我听到这些讨论,会有点开心,起码气候变化进入了日常语境,被关注和讨论。但开心之余,我觉得还不够,它还只是一个话题而已,是作为谈资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很多人对地球的担忧只停留在口头上,谈论归谈论,生活归生活,发表意见之后,生活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联合国曾发起过“即刻行动”,提出通过改变每个人的习惯,打破常规,选择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做法,我们就有能力应对气候挑战。具体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比如:五分钟淋浴、自备购物袋、减少开车、随手关灯等。这些行动会给生活便利打折扣,但牺牲是值得的。你可以像我一样试着用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去理解它,让每个行动带上使命感,增加“上场”和“参与”的快乐。
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选择,每个人的每个动作都有意义,你往前一步,地球就获得一分喘息的机会,你后退一步,地球的负担就会加重一分。
希望每个人
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和方向
倡议人:腾讯影业合作艺人 – 俞灏明
我出道很早,一切都顺利得有点超乎想象。但是谁都没想到,我在三年后我在一次非常无奈的事故里结束了自己的偶像路,用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暴露出我们这个工作光鲜亮丽背后的不体面。
什么是体面工作?我认为不是有多少个助理,穿什么名牌,背什么包,而是在各行各业,大家的工作能得到良好保障,人人劳有所得,能发挥自我价值。除了呼吁通过规范制度保障从业者工作权益,我觉得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体面。比如我是演员,就要努力提升演技,争取更好的机会,带来更好的作品。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和方向,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很多个凌晨,我收工之后坐在车里,看着路边写字楼灯火通明,就很想对里面的人说一句,注意身体,这句话是送给你们的,也是送给我自己的。
尊重客观差异
也找到自己价值所在
倡议人:就读北大的前陆战队员 – 宋玺
大一时我想报名当兵,我妈反对:“你这小身板,到了部队肯定熬不住。”我按兵不动,到了大三还是先斩后奏,偷偷报名入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军营里,我深切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女孩,也是一名战士,和周围男性战友一样的战士。那些“你不能”“你做不到”都是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性别刻板印象,它们真实存在,并且根深蒂固,但这不应该成为我束缚自己的理由。
记得在新兵连时,我们和男兵在爬战术训练场地遇到,教练没商量好场地给谁用,干脆比试比试。爬战术就是钻到铁丝网下面,用各种姿态匍匐前进。男兵看来,我们女兵平均身高一米六,个个细皮嫩肉,肯定受不了砂石磨砺,他们教练觉得,我们应该不战而退。但我们个头虽矮,心气儿可高了,不比比,怎么可能乖乖认输?最终我们赢了比赛,目送一群大个子男兵灰溜溜离开。虽然手腕胳膊都磨破了,但感觉,真爽!
我以前在书上看到一句话:“人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人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交互中。”我的价值不是要证明自己和男兵一样,也不是要凡事尽善尽美,所谓性别平等,不是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也一样必须做到,而是接受自己的性别,接受我们在身体力量上差异,也找到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独特优势。尊重客观差异,也找到自己价值所在。
不要抱着负罪感前行
责任感才能给人力量
倡议人:阅文集团 白金作家 爱潜水的乌贼(袁野)
我写了一本小说叫《诡秘之主》,书里包含一些蒸汽朋克元素,这几乎就在说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巨大变革的怀旧和幻想。当我搜集那个年代的资料时,最无法释怀的一个场景,是在粉尘毒害最大、污染最严重的铅白工厂里。大量女工十六七岁上班,也许几个月,原本健康的她们就开始消瘦、贫血,牙龈上浮现一条蓝线,然后是头痛,视力下降或模糊,最后,她们出现抽搐,先是半边脸,接着发展到同侧手臂、腿部、继而全身,最终,她们就在某次剧烈的抽搐里死去,而那时她们往往还不到二十岁。
我的职业是作家,天天待在家里,所以生命里必不可少的就是空气净化器。我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空气净化器行家,购买时能背出来一堆参数。会这个有啥用啊!是的,我也想问自己,会这个有什么用啊?这就是我们的当代生活,我们被环境逼成自己根本不想成为的空气净化器行家。
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生活。比如牛仔裤,刚才说过这是会对环境造成负担的产品。人不可能不穿衣服,正常消费牛仔裤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超出自己需要去购入几十条牛仔裤,这就是一种对环境不负责的消费方式。还有吸管,把塑料吸管换成纸吸管、金属吸管,一样可以喝饮料,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大贡献。
不要抱着负罪感前行,负罪感太沉重了。我建议大家带着责任感前行,责任感才能给人力量。希望每个人都不必成为购买空气净化器的行家,也希望我小说里的灾难场景永远都只停留在故事里。
很多人说技术是冰冷
我觉得科技是可以向善的
倡议人: 视障青年 – 赵晨
我是赵晨,一名19岁的学生,也是一名视觉障碍者,中国1731万名视觉障碍者中的一员。父母安慰孩子,总会说:没关系,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又是崭新的一天。但我的父母没法对我做这种保证,我的世界就是一天天地黑下去、模糊下去了。
感谢科技进步,在我视力越来越不好时,屏幕阅读技术越来越成熟,朗读出设备里的信息,让我跟大多数人一样用电脑和手机,用网络资源去学习、生活、沟通和协作。技术把我从狭小的盲文世界解救出来,投入到更大更丰富的世界,追赶上信息时代,造就了今天的我。
信息技术推动着社会车轮滚滚向前,可是有一部分人却没能上车,他们仿佛站在车后方的视觉盲区内,司机看不见他们,其他人也看不见他们。科技越是进步,车里车外的人离得越远。而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不是技术不能解决,而是我们是否想到了所有人,特别是这群“没上车”群体的需要。忽视,是比技术更大、更难逾越的鸿沟。
希望有一天,不需要披荆斩棘就能轻松使用我们想用的软件和程序,我们不需要厚着脸皮,更不需要所谓的身残志坚,能和普通人一样去和社会接轨,去获取每个人应获取的信息服务乃至一切社会资源。很多人说技术是冰冷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科技是可以向善的,它是我见过的最富温情的东西之一。
要根本改变农村的穷
就得把这个“不值钱”变“值钱”
倡议人:创新驻村干部 – 金达芾
革新村是贫困村。穷到什么程度呢?我第一天坐在贫困户家里看他们吃饭,一共两个大碗,一个碗满满的稀饭,另一个碗满满的苞谷炒土豆,全是主食。去革新村前,贫困只是我脑子里的一个概念、汇报材料里的两个字,等去了那里,“贫困”变得特别特别具体。
我们在城市里生活,习惯了发达的物流、畅通的网络、随手可得的信息等便利,但还有很多人为了自己和家人吃饱穿暖这样的朴素目标拼尽全力。我们这些扶贫干部能做的,就是尽力抹平信息和技术的不对称带来的阻隔,让他们在信息化时代“不掉队”。
我们村上的老百姓增收,靠的是两条路,一个是电商扶贫,一个是家政扶贫。选择这两条路子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农村最富余的就是农产品和劳动力,最不值钱也是农产品和劳动力。要根本改变农村的穷,就得把这个“不值钱”变“值钱”。
我们现在的扶贫工作,不是说用两年或几年奋战,让所有穷人一下子变富,这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做的,是政府和社会超常规投入、我们努力让所有建档贫困户脱离他们的贫困状态,并不忘2020年后仍然存在的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问题,让社会最终真正实现“吃不愁、穿不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让困难群众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住得上安全的房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可持续发展目标仍将是联合国和许多在座杰出青年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他们将是地球明天的接班人。我很高兴看到新华社‘声在中国’和腾讯与联合国驻华系统的合作,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支持和引导青年发声。”
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听到更多青年群体的声音,携手青年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世界。参与下方活动,和联合国一起对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