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42
温室气体公报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三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大气水平在2021年均创下了新高。气象组织报告道:自近40年前开始系统测量以来,2021年的甲烷浓度出现了最大的同比增幅。这一异常增长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似乎是由生物和人类引发。 这份报告再次强调了采取紧急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防止未来全球温度进一步上升面临的巨大挑战,及其极端必要性。
我们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气候变化警报再次敲响。从2020年到2021年,二氧化碳水平的增幅大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年增长率。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视网内台站的测量结果显示,2022年上述水平仍在继续上升。 在1990至2021年间,长寿命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增温效应(称为辐射强迫)增加了近50%,其中二氧化碳约占80%。 2021年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百万分之415.7(ppm),甲烷为十亿分之1908(ppb),氧化亚氮为334.5ppb。这些数值分别为工业化前(人类活动开始破坏大气中这些气体的自然平衡之前)水平的149%、262%和124%。 气象组织测量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也就是测量在温室气体被海洋和生物圈等汇吸收后,留在大气中的部分。这部分与排放是不同的。
公报要点
二氧化碳(CO2) ©气象组织| 二氧化碳年摩尔分数与增长率变化图
2021年,大气二氧化碳达到了工业化前水平的149%,主要因素是化石燃料燃烧与水泥生产的排放。自2020年因新冠疫情采取隔离措施以来,全球排放量有所反弹。在2011-2020年期间人类活动的总排放量中,约48%累积在大气中,26%在海洋中,29%在陆地上。 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和减缓温度上升的能力正在下降,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土地汇变成二氧化碳源的情况。
甲烷(CH4) ©气象组织| 甲烷年摩尔分数与增长率变化图
大气甲烷是气候变化的第二大贡献者,它由多种重叠的源和汇组成,因此很难按来源类型来量化排放。自2007年以来,全球平均大气甲烷浓度一直在加速增加。2020年和2021年的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5和18ppb)是自1983年开始系统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 全球温室气体科学界仍在调查其原因。分析表明,自2007年以来,造成甲烷再次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物源,如湿地或稻田。目前尚不能确定2020年和2021年的极端增长是否是气候反馈,即如果天气变暖,有机物会分解得更快。如果有机物在水中(无氧)分解,这将导致甲烷排放。因此,如果热带湿地变得更湿润和更温暖,就有可能产生更多排放。 急剧增加也可能是由于自然年际变化。2020年和2021年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就与热带地区的降水增加相关。
氧化亚氮(N2O) ©气象组织| 氧化亚氯年摩尔分数与增长率变化图
氧化亚氮是第三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既可通过自然源(约57%),如海洋、土壤等;也可通过人为源(约43%)排放到大气中,如生物质燃烧、化肥使用和各种工业过程等。2020年至2021年的增幅略高于2019年至2020年观测到的增幅,也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
采取更具雄心的行动 温室气体监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将于11月7日至18日在埃及举行。在沙姆沙伊赫会议前夕,世界气象组织将提交其《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说明温室气体如何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数据揭示了2015年至202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七年。 这份报告旨在激励COP27的谈判代表采取更具雄心的行动,以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限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最好是1.5摄氏度以下的目标。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的平均温度高出1.1℃以上。 鉴于需要加强温室气体的信息基础,为气候减缓工作的决定提供依据,气象组织正在与更广泛的温室气体界合作,以开发一个推进持续的、国际协调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框架,包括观测网络的设计和国际交换及所产生的观测结果的使用等。气象组织将与更广泛的科学界和国际社会合作,特别是在陆面和海洋观测与模拟方面。